4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其官網網站宣佈,自2015年1月1日開始,總局將對衛視綜合頻道黃金時段電視劇播出方式進行調整。具體內容包括:同一部電視劇每晚黃金時段聯播的衛視綜合頻道不得超過兩家,同一部電視劇在衛視綜合頻道每晚黃金時段播出不得超過二集。
  自2004年起,國內電視劇市場開始實行“4+X”的播出模式,即一部電視劇最多在4家上星衛視和幾家地面頻道同時播出。然而,當觀眾在黃金時段打開電視機的時候,似乎總有“被欺騙”的感覺,很多電視臺在同一時間播出同一部電視劇的同一集,就連結束的時間有時候也是“純屬巧合”的雷同。唯一不同的就是,電視劇播出之前和之後的廣告內容不同而已。
  為何這麼多的上星衛視掙播同一部的電視劇呢?一方面,拍攝電視劇的成本在不斷地“瘋漲”,這裡面漲的最不靠譜的就是演員身價的“暴漲”。據統計,五年時間一線演員價格漲了10倍。另外,編寫劇本的費用也在“水漲船高”,大牌導演的要價也在“翻倍”,等等,這些眾多漲價因素的疊加,使一部電視劇由5年前的單集100萬,漲到現在單集的300萬。那麼“千台一劇”的怪狀“被維持”,電視觀眾“被接受”的局面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一方面,“千台一劇”的怪狀為何維持了這麼長時間?筆者認為,除了大牌明星的要價“高的離譜”之外,更深層次地暴露出了好劇本“一本難求”,好編劇“少之又少”,好導演更是“寥若晨星”。在此大環境的氛圍之下,各個二三線的衛視只有實行強強聯合的“惰性”政策,三四家甚至五六家,聯合“湊份子”錢共同買一部電視劇來播。
  當然,這種各個衛視採取的向市場低頭的妥協“綏靖政策”,偶爾也會使其內部相互“攻訐”,前不久各個衛視為了搶先收視率而爭相“腰斬電視劇”的局面便是此政策的後遺症表現之一。不過,這個政策帶來的最大“禍害”行為就是坑了廣大的電視觀眾。觀眾看電視的自主選擇權被無形的剝奪了。
  現如今,“一劇兩星”的政策或許即將出台,希望與之而來的是,電視劇市場重新被洗牌,粗製濫造的雷劇不再出現,暑假的“神劇”能再添精品,“千台一劇”的怪狀能得到改觀,更重要的是電視觀眾能有一次“自我選擇”的權利。
  文/喬建華  (原標題:“一劇兩星”能否改“千台一劇”之怪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c50pcsdx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