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國目前正處於發展轉型時期。這是一種複合的轉型,包括經濟發展轉型、社會發展轉型和人的發展轉型,整體表現為國家發展的結構性轉型升級和國家成長與進步。一國發展轉型類似於衛星變軌,需要再次點火提供動力。在我國,這個動力就是改革。如果說十一屆三中全會啟動的改革開放是第一次變軌,經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帶來了世界經濟奇跡;那麼,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的全面深化改革則是第二次變軌,將把我國的發展推入新的軌道,實現的不只是經濟發展局部轉型,而是國家發展的整體轉型。財政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當成為國家發展整體轉型的重要動力。
  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的支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財政這個定位實質上已把財政改革提到了治國安邦的高度。古今中外,歷史上的變法莫不與財政相關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財政改革起結構支撐作用,屬於整體性、系統性改革中的基礎性改革。財政改革當放在突出的位置。在最近召開的第三次中央深改組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財稅體制改革不是解一時之弊,而是著眼長遠機制的系統性重構。這是從夯實國家治理基礎的高度對財政改革提出的要求,必須著眼長遠,整體設計,功能重構,為國家發展的整體轉型提供基礎性支撐。
  我國已成為當今世界的中等收入國家,我國的發展轉型好比攀登珠峰,現在已到了半山腰。登山的經驗告訴我們,從山腳下爬到半山腰,是相對容易的,而要從半山腰再往上卻是越來越難,面臨各種不確定性,複雜性和風險也大了。我國當前面臨的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產能過剩、結構不合理、貧富差距偏大、社會矛盾增多,諸如此類都是作為一個巨型中等收入國家發展轉型面對的嚴峻風險挑戰。要化解這種種風險挑戰,財政改革肩負著重大使命。
  我們已經認識到,各種風險挑戰都會集中到兩個問題上:效率與公平。這是任何國家前行的兩個輪子,不可偏廢。一位法國青年學者撰寫的《21世紀資本論》之所以引發全球關註,就是全球財富不平等有可能使21世紀回到19世紀,這個警告驚醒了對財富分配長期麻木的人們。財富的公平分配已經成為全球性問題,也是我國發展轉型中遇到的一道坎。學界所說的“中等收入陷阱”就是效率與公平相互背離所造成的,就像一個人的兩條腿,一條腿往前,另一條腿沒跟上,結果成了“劈叉”狀,自然動彈不得。要避免這種結局,需要重構財政功能。財政是融合效率與公平的有效機制,再去討論效率與公平何者優先的問題早已過時。通過財政改革,既要為市場保駕護航,促進效率提升;也要提供公共服務,推進社會平等。財政不只是單純發揮經濟功能,而是同時要求發揮社會功能,還有政治功能,保障國家長治久安。顯而易見,財政改革蘊含的內容遠遠超出了現行學科分類對它的經濟學定位。這意味著,要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為國家發展整體轉型提供支撐,財政改革必須跳出單一的經濟學思維,用“國家治理”這把尺子來衡量財政改革是否存在偏差。這同時也是我國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基本方法。
  (劉尚希,財政部科研所副所長、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c50pcsdx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